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主題專區 > 維護業務宣導專區 > 機關安全維護宣導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地震時要保護自己

地震時要保護自己圖卡
地震時要保護自己圖卡

一、地震發生前 應準備事項 地震可能隨時都會發生,為盡量減少災損,平時可先採取防災措施,預作準備:

1.家具的安排將重物置於櫃子下層,家具放置位置不要阻擋房門和避難路線,鎖住有腳輪的家具、加裝桌椅防滑裝置、以L型金屬零件及螺絲等將大型家具、櫥櫃等固定在牆壁上。 

2.確認瞭解環境確保逃生路線通暢,且瞭解瓦斯、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。

3.緊急避難物資準備 準備緊急避難包,裝入緊急糧食、飲水、禦寒保暖衣物、急救及清潔用品、每日服用及常用藥(請注意保存期限及方式)、重要證件影本、少許零錢、乾電池、收音機、手電筒、哨子及鞋子(外出避難時記得穿上鞋子)等緊急避難物資,並確保家人均知悉緊急避難包之儲放處及使用方法。

當大規模地震發生之後,電力、自來水、瓦斯等維生管線中斷,若此時自家住宅結構完好沒有倒塌,則大部分的民眾會選擇留在家中避難。此時,會需要依靠平常家中儲備的生活必需品,度過無法輕易取得外界物資的時間。依照每個家庭與成員不同的需求,準備的物資會有所不同。最基本的食物可準備礦泉水、罐頭、泡麵、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食物、點心(巧克力等)、營養補充食品等;而老年人與嬰幼兒會有特殊的需要,則可以多準備常備藥品、紙尿褲、濕紙巾、奶粉等。其他的生活用品包含生活用水、衛生紙、生理用品、塑膠袋、乾電池、手電筒等。以上物資需要預估大約3天的份量。

• 一般居家的緊急儲備,只是一個時時替換的食衣住行暫儲區概念,並非需要特別照料的永久型儲藏庫,也就是在家中放置多餘的食物(即食食物必須占其中一部份)、瓶裝飲料、電池、能以電池驅動的收音機、清潔用品、藥物等。

• 儲備區用品並非封存著、平常不使用的禁區。何況食物還有過期問題、充電電池也有放電問題。

• 平時家中會先拿取儲備區中最舊的食物、用品、電池等出來使用,並且在下次購物時,補足所需飲食與用品的儲備量。

• 請保持儲備區裡的用品都在保存期限內。如果是按購買順序整齊放置在架子上,只要簡單放置一道尺或標示,指示最新品與最舊品的分隔位置即可,不需要每次汰舊換新就必須大幅移動擺設。未來使用時,就拿走舊品並移動尺標;購買新品時,同樣放在尺標指示處即可。 

4.確認親人聯絡方式 先與家人溝通出多種聯繫方式,如透過內政部消防署「1991報平安語音留言專線」或網路留言等方式,先約定好地震後的見面場所(如在某公園的入口椅子處)。也須確認家人均知悉彼此電話號碼及附近的「臨時避難場所」地點。→可至消防署「簡易疏散避難地圖」查詢避難處所資訊https://www.nfa.gov.tw/cht/index.php?code=list&ids=82

5.定期檢查、演練辦公室、公共場所可定期舉行防震演習。 

二、地震發生時 應注意事項 地震時最重要就是保護頭頸避免受傷,應立即採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的動作:

1.躲在掩蔽物(如堅固、非玻璃面的桌子)下,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,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,桌下的人可隨著桌子移動,形成防護屏障。

2.若近牆壁,可朝牆角靠攏,再趴下保護頭頸部。另須注意附近的家具、電器、燈具、書櫃或貨架等是否可能倒下,或是否有花盆、吊燈等懸掛物可能掉落。

3.原則上,請待停止搖晃後再行動。如發現屋內已出現裂痕或鋼筋裸露,請盡速逃到室外,並注意應走樓梯、勿搭乘電梯。

4.除非所在位置上方有潛在掉落物、或物品已經開始掉落,否則趴下後請勿再移動。離開高風險區域後馬上就地停下、掩蔽,直至地震停止。

5.搖晃時應優先保護自己,千萬不要急著在慌亂中開門窗、逃出戶外,以免被掉落的物品砸傷。搖晃停止後,再檢查家中水管、瓦斯管線、電線、房屋是否受損。

6.地震搖晃時,請不要往上看,以免被掉落的電燈、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傷,且如燈管可能會破掉,此時如果往上看,很容易被碎片刺傷。

7.地震時若是恰好在爐火旁,應隨手關閉爐火。除此之外,較不建議在地震當下專程移動去關閉火源和瓦斯,請待搖晃結束過後再前往關閉。 

三、地震發生後 協助善後復原救助

1.若在室內聞到瓦斯味道,千萬不要用火用電,亦不要開燈或插拔插頭!應於關閉瓦斯開關後,謹慎打開門窗通風,並到室外播打119求助。

2.請小心避開掉落地上的電線與碰到電線的物體。

3.受困時,請盡量保持冷靜,確認自己有無受傷,再嘗試向外求助。如果附近無電話可以使用,請拿起週遭的硬物、石塊等,敲擊附近的堅固牆壁或金屬,以便發出聲音吸引救難隊員注意,讓外界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情況。驚慌喊叫會損耗不必要的體力,且聲音傳遞的效果亦不明顯。

4.震災後,為避免電話佔線,建議多使用簡訊或即時通訊軟體與親友聯絡,減少電話線路的負擔。

5.地震過後資訊龐大且混亂,容易以訛傳訛,建議請從官方公告管道獲得正確資訊與情報,例如中央氣象局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災害情報站或消防署臉書粉絲團等政府官方管道,獲取最新災情資訊,勿輕信謠言。

6.確認家人和家裡一切平安之後,亦請確認附近鄰居是否安全,是否有人需要援助,發揮守望相助精神。

 

《本文轉自:內政部消防署「地震時要保護自己 易讀版防震須知」》

相關連結(或延伸閱讀)

  • 市府分類: 生活安全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5-07-02
  • 發布日期: 2025-07-02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政府政風處‧第一科
  • 點閱次數: 26